中國崛起下東亞區域各國的反應,是近年來廣受關注的議題,中國邊疆地區的反應則相對受到忽略。以人類歷史上並不罕見的多民族大帝國視角來看,曾經的外邦可以收入版圖,曾經的境內也可能叛離或喪失,控制程度的深淺時有變動,在尋求跨越時空通論解釋的國際關係理論視角下,這看似南轅北轍的古今中外不同帝國的收放之間、異族的叛服之間,共通的關鍵因素究竟為何?現實主義所聚焦,物質力量的興衰固然重要;但建構主義的脈絡中,異族對帝國有無文化認同,是否也不可忽視呢?於此,既有研究除關注西方的羅馬帝國,更聚焦於東方的清帝國,探究兼有儒家與內亞性格的清朝,是否更能穩固對邊疆的控制。從此延伸出進一步的問題,相較於清帝國對今天蒙古、新疆、西藏等地有成功收服,僅屬儒家與漢人性格的明帝國,卻也成功維持西藏的歸附。較之西藏與清朝之間,西藏與明朝之間,是否也存有某種文化認同?對此本文將探索明代史料中的西藏,以為當代中國的崛起提供參照。
請輸入想查詢的期刊標題、關鍵字、作者相關資訊. Please enter the journal title, keywords, and author-related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quer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