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聯自 1922 年建立後,在主權的實踐上有兩重要的轉折點,一是 1922 年的建立,是透過條約的簽訂而組成。也就是 1922 年的蘇聯在本質上具有「邦聯」的性質。但是,隨著 1924 年蘇聯憲法的通過,「邦聯」的蘇聯轉換 成「聯邦」的蘇聯,原來俄羅斯聯邦、烏克蘭、白俄羅斯及外高加索聯邦四個共和國主權的安排,透過憲法架構下「自由退出權」的設計得到妥協。在這樣的架構下,蘇聯體制的變異性成為一個特殊的現象。這種變異性使蘇聯在聯合國創立之初,就出現「一國三席」的特..
During its establishment in 1922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1924, the USSR transformed from a confederation to a federation through the Soviet Constitution in 1924. As a result, four sovereignties, including the original Russian SFSR, the Ukrainian SSR, the Byelorussian SSR, and the Transcaucasian SFSR, were entitled free exit rights as a compromise under the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. This structure led to a unique phenomenon where one nation had three seats at the UN. While the USSR served as a permanent member in the U..
中共於1971年10月25日取得聯合國之中國席次。本文探討中共自1971年參與聯合國至2005年為止,其在安理會的投票行為。本文除了介紹安理會之投票規定之外,重點在於探討影響中共投票的因素,藉以瞭解中共外交在這一時期的變化。本文將中共此一時期的投票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從1971至1981年,此一時期中共對聯合國採取消極、相對不合作態度; 第二階段從1982至1989年,中共對聯合國表現高度合作立場;; 第三階段是從1990年至2005年,中共採取選擇性支持策略,對涉及人權、具干涉內政意..
請輸入想查詢的期刊標題、關鍵字、作者相關資訊. Please enter the journal title, keywords, and author-related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query.